Photo: Supplied
韩国作家金爱烂在其作品【你的夏天还好吗?】中,曾如此形容爱情:"后来有人问我爱情是什么的时候,我就回答,'知道我不在的人'。"
被清晰地看见、被倾听、被理解--这似乎是爱情的核心诉求。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建立亲密关系真的如此轻易吗?
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的数据显示,中国单身人口预计将于今年突破3亿大关,25岁以上人口的未婚率已达到72.98%。
从早期的"剩男剩女"讨论,到如今"单身经济"崛起、"单身革命"盛行,无不昭示着我们正步入一个名副其实的"超单身时代"。
当有人仍在现实中求索爱情,一种新的情感趋势已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尝试一种不做承诺关系的情感体验--享受全然属于自我、"浓度100%"的爱,哪怕它只存在一天。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尝试"一日约会"这种轻量化的情感连接方式。
Photo: Supplied
当Cindy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夏鸣星"--那位拥有一头耀眼粉橘色头发的帅气"音乐剧演员"时,她不自觉地脱口而出:"原来是这种感觉啊。"
这场发生在去年十一月的约会,对象是腾讯旗下乙女向游戏【光与夜之恋】中的角色"夏鸣星"。然而此刻站在Cindy面前的,是一位扮演成"夏鸣星"的真人。Cindy并不知道角色背后的扮演者是谁,这位"夏鸣星"的出现,只为专属于她,完成这一日的陪伴。
乙女向游戏是专为女性玩家设计的游戏类型。玩家通过扮演角色,在丰富的故事线和强烈的情感代入中,与虚拟角色建立亲密羁绊。
近年来,这一市场迅速壮大。自2017年底恋爱手游【恋与制作人】在中国上线后,【光与夜之恋】、【时空中的绘旅人】、【未定事件簿】相继开服,与【恋与制作人】并称四大"国乙"。
根据Mob研究院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2月,中国女性玩家月度活跃规模已超3.9亿人。第三方研究机构"伽马数据" 指出,2024年,女性游戏的市场市值规模已突破95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24%,增速远超其他游戏品类。游戏产业的"她的时代"正席卷而来。
从左至右依次为手游【恋与制作人】中的角色:周棋洛、凌肖、许墨、白起和李泽言。
Photo: Paper Games
然而,局限于手机屏幕的互动体验,对于部分粉丝而言已无法满足。她们渴望打破次元边界,将心仪的角色带入现实生活。于是,她们开始委托coser扮演自己游戏中的男友去线下约会。
这一举动在乙游玩家中被称为"cos委托",申请委托的玩家被叫做"单主",扮演的人被叫做"委托老师"。
"近年来,专注于情感连接、排除身体亲密行为的短期约会服务,正变得越来越常见。" 奥克兰大学的讲师 Hee-seung Irene Lee博士表示。
"这类服务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在面对经济不确定性与亲密关系观念的转变时,对"情感定制体验"的渴望日益增长。"她说。
在委托约会中,委托老师需要"上皮",即言行举止符合虚拟角色的设定,又需要履行现实男友的职责:比如与单主牵手,主动帮单主拎包,送给单主鲜花或者其他的惊喜礼物。
这种"理想伴侣"的角色设定与约会体验,是由单主和委托老师共同构建的。在正式开始前,委托老师通常会向单主发送一份问卷,以了解她的偏好。问题涵盖多个层面,从"这个角色最吸引你的特质是什么?"到"你可以接受哪些程度的肢体互动?"以及"你希望我在约会中为你做些什么?"
即便已婚,Cindy 仍乐于沉浸在 委托约会的体验中,最多时一个月曾连续预约四五次。她形容那是"特别被爱的一天",不同于现实伴侣所能给予的亲密感受。
这种不同,也体现在其清晰的规则与边界上。以北京为例,一次约8小时包天的委托约会,价格透明:除了大约600元至800元的基本费用之外,单主还需承担交通费及当日约会活动的所有开销。
乍看之下,这似乎是一场金钱交易:单主付费购买服务,委托人则提供情绪价值。但在两个异性恋女性之间,这样一场"恋爱表演"所触及的,并不只是角色扮演的表层。在既定性别关系之外,正在形成一种更细腻、更可控的亲密关系。
在北京,昵称为"10"的单主正在与委托老师"愁玉"(圈内昵称)进行一场委托约会,对方扮演的是【恋与深空】中的黎深。
Photo: Supplied
对23岁的 Jenny Zhang 来说,成为"委托老师"的意义,是帮人"造梦"--以虚拟角色之名,在现实世界里陪伴另一个人走过一段短暂却真切美好的时光。
每一次委托,她都精心准备。从角色造型、配饰,到为单主手工制作的小礼物,甚至还会以角色的语气写下一封亲笔信送给单主。
她的第一次委托发生在今年三月,在奥克兰。一位单主通过小红书联系她,希望她能扮演【恋与深空】中的"沈星回",共度自己的18岁生日。她们在Ponsonby吃了午餐,然后一起拍了很多纪念照片。
【恋与深空】是中国首款3D乙女游戏,由游戏公司"叠纸游戏"于2024年推出,在一年内便吸引了全球超过5000万用户,多次登上游戏畅销榜。
游戏中的沈星回是玩家的同事兼邻居,与玩家一同作为"猎人"的角色并肩作战,对抗名为"流浪体"的怪物。
当被问及:这类基于虚构角色和世界观的委托约会,在现实中却是两位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这种情感连接要如何建立?
Zhang思索片刻后答道:"最重要的,是认真地倾听她。"
Jenny Zhang cos【恋与深空】中的角色沈星回。
Photo: Supplied
她回忆起最令自己难忘的一次委托,是在中国扮演游戏【如鸢】中的角色刘辩的经历。那次约会像一对恋人间自然的周末相处:她们吃饭,聊天,在商场闲逛,试戴杂货铺里的发饰。约会结束后,单主还将她们的合照画成Q版漫画,作为礼物送给她。
"她在我面前表现得很情绪外露,让我能像"爱人"一样去承接和安抚她的情绪," Zhang说。 "我认为这种被人依赖的感觉是恋爱感很重要的一部分。"
Zhang指出,女性在委托互动中更为常见,主要是因为委托行为通常源于对角色的情感投入,而异性恋男性在乙女游戏玩家中本就较为少见。此外,出于安全性的考虑,选择女性委托老师也更为普遍和合适。
对此,Lee博士指出:"许多年轻女性发现,传统恋爱关系往往意味着不对等的情绪劳动,或强化对女性自主性的束缚。"
"如今,她们对亲密关系的期待正在转变--从建立在关爱与互惠基础上的共同幸福,逐渐转向一种由媒体与消费文化塑造的'个人幻想的满足'。"
然而,尽管乙女游戏委托在中国日益流行,Zhang 并不认为这会在奥克兰成为同样火热的文化现象。
"本地人其实都很友善。我在街上进行 cosplay 委托时,很多人即使不明白我在做什么,也会夸奖我,比如说'哇,你的头发好漂亮!'"她笑着回忆,"但奥克兰可供约会的热门场所远不如中国丰富,比如宠物咖啡厅、DIY蛋糕店,或者 Switch 游戏体验馆这些,在这边很少见。"
单主(三文鱼品鉴家,小红书ID)与委托老师 "Zero玖"(圈内昵称)在上海的 Piggyoo 人生四格漫画店进行了一场委托约会。
Photo: Supplied
Yifan对此也深有同感。她是奥克兰大学的一名学生,既是单主也是委托老师。她认为 cosplay 委托在新西兰仍属于一种小众爱好,即便需求在增长,愿意接受委托的人仍然很少。
"一个不小的障碍是定价问题。"她解释道, "很多兼职的时薪都比委托高,客户也常常拿价格和中国比较。"在奥克兰,一次约8小时的委托约会费用大约为200纽币。
但跳出新西兰的现实条件,Lee博士指出,更深层的文化力量才是这种现象在东亚盛行的关键--在东亚社会,女性往往承受着更强烈的婚姻期待、家庭责任,以及对传统女性气质的规训。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年轻人对婚姻与家庭的态度正发生变化。
这项调查覆盖了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781名大学生。调查发现,52%的受访者认为婚姻不重要,59%认为生育也不重要。
调查还发现,女性受访者在恋爱、结婚和生育方面的意愿普遍低于男性,这一趋势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尤为明显。
"在高度竞争、等级分明的社会结构中,另类的亲密关系形式为年轻女性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可控的情感连接方式。"Lee博士解释,"在这种关系里,她们无需承担传统恋爱关系所要求的大量情绪劳动与时间投入。"
单主"10"(昵称)与 委托老师 "愁玉"(圈内昵称)。
Photo: Supplied
不过她也提醒道,这种体验虽然可能带来自主与掌控感,却也有可能让亲密关系变得扁平化。
她相信这类"乙女式亲密"并不会取代传统恋爱关系,而更可能与之并行,为不同人群在不同情感语境中提供另一种连接方式。
"真正的关系意味着直面另一个人的不可知深度--那是不可预测的,有时甚至带来痛苦,但也正因此,才具备情感转化和持久亲密的可能。"她说。
(转自RN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