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陶朗加注册护士Claire Olsen因严重髋关节炎几乎无法行走,在长期等候新西兰公立系统手术无果后,选择前往印度接受机器人髋关节置换术。她表示,此次就医经历使她质疑新西兰医疗系统的效率和现代化程度,“相比印度,新西兰更像第三世界”。
Olsen原本打算在新西兰做髋关节置换术,但被告知在公立医院手术可能需等待5年,去私立医院无需等待,但需支付近8万纽币。经过一番调查和衡量后,Olsen选择在印度孟买一家私立医院接受了相同的手术,花费2万纽币,成功完成双侧机器人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两天便能拄拐行走,20天内恢复正常活动。
这台手术采用Mako机器人辅助技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Olsen指出,新西兰仅有一台能进行这种手术的设备,位于奥克兰北岸医院,且使用极其有限。她批评道:“在新西兰我感到像生活在第三世界,而印度的技术和护理服务反而更先进。”
陪同前往的旅行社负责人Jackie Brown表示,印度医院环境整洁、服务高效,医生每日查房、护理团队反应迅速,整体医疗体验“远超预期”。
对此,新西兰首位实施机器人髋关节置换术的骨科医生Anthony Maher坦言,机器人技术在新西兰发展缓慢,资源紧张、系统审批严格,导致病人难以及时接受先进治疗。
新西兰卫生部长Simeon Brown则表示,政府正致力于与私立医疗机构合作,缓解手术等待问题,相关公告将在近期发布。
目前新西兰公立系统平均髋关节置换手术等待时间超过一年。随着海外医疗旅游兴起,如何提升本地医疗系统的可及性和技术水平,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转自天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