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文先驱网 Kenny 综合报道 2025年6月3日,NZME在奥克兰召开年度股东大会。NZME是新西兰最大的主流媒体集团之一,拥有英文《先驱报》、Newstalk ZB广播及多个数字平台。
尽管这场会议被视为一次公司治理重塑的关键节点,原本预期的股东对峙与舆论交锋并未如期上演。在即将卸任的董事长Barbara Chapman宣布会议开始之前,真正的斗争其实早在过去几个月就已展开。
3月初,加拿大富豪Jim Grenon突然宣布购入NZME 9.3%的股份,随后递交长达11页的公开信,要求罢免现任董事会成员,并提名自己与三位盟友接任。这一“闪袭”震动了资本市场,也让新西兰媒体圈为之一惊。Grenon批评董事会缺乏进取精神,未能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并提议设立“编辑监督机构”,对《先驱报》的广告与社论内容拥有最终决定权。这种对内容干预的企图,立刻引发了关于媒体独立性与新闻自由的警觉。
Grenon的举动并非毫无征兆。去年《先驱报》拒绝刊登两个右翼团体的广告,一个是反对《怀唐伊条约》的“霍布森的选择”(Hobson’s Choice),另一个是反对跨性别的“为女性挺身而出”(Stand Up for Women)。《先驱报》的拒绝触发了部分政治与商业力量的不满,也为Grenon及其支持者提供了切入口。他们高举“编辑平衡”和“商业增长”的大旗,看似只是争夺董事席位,实则是一场有明确意识形态目标的资本干预计划。
但NZME董事会和管理层迅速采取了防御措施。他们公开反对Grenon提名并赢得多数机构股东支持。新西兰证券交易所也对其收购行为展开调查。虽然收购委员会最终认定Grenon并未违反收购守则,但其“软性夺权”的意图早已昭然若揭。
没有典型的收购要约与股份强制并购行为,但Grenon的举动已经构成了“董事会政变”。最终,在持股增加至13%后,他与董事会达成妥协:前国家党部长Steven Joyce接任董事长,Grenon本人则进入董事会。Joyce有广播从业经验,也是商界熟面孔,更容易获得机构投资者信任。
最左为Grenon,图源TOM CAPITAL MANAGEMENT INC. WEBSITE 6月3日的股东大会通过了这一安排,Joyce以93.61%的支持率当选董事长,Grenon也以86.17%支持进入董事会。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
会议上仍充满乱七八糟的杂音——有人提议重启炼油厂,有人讨论加拿大税制优劣性,有人甚至抱怨自己因提出把鸡爪运往中国而受到其他媒体记者的“霸凌”。这些杂音已经掩盖了最核心问题:当商业资本以改革之名试图进入内容管控,新闻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Grenon虽然未能全面控制董事会,但对编辑方向的兴趣并未消失。他在会前尝试限制媒体参加年度股东大会,并在被问及编辑监督机制时语焉不详。他模糊提出可能设立评分系统对报道内容进行指导,称如果记者“不符合方向”,就“引导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前进”。这种模糊且带有干预意味的说法,显然令许多支持媒体自由的人感到不安。
Joyce则以更委婉的方式表露其理念。他表示,媒体公司应“参与辩论、表达观点,同时报道事实”。表面中立,实则暗示“观点对等”逻辑,即所有声音都应被同等对待——哪怕是反科学、反事实者。这种“伪平衡”正在全球范围蚕食新闻权威,为阴谋论、极端主义和气候怀疑论提供平台。
相比之下,最有分寸的发言来自即将卸任的董事长Barbara Chapman。当被问及为何拒绝刊登某些广告时,她的回答简洁有力:“是否接受宣传广告并非董事会的职责——我们的职责是确保制定适当的广告政策,并且对所有广告商透明。我们不是社交媒体,我们是商业机构,我们没有义务接受任何不符合我们标准的广告。”
她进一步澄清,所有决定由商业团队和多位高管组成的广告审查小组共同作出,广告内容既不由编辑部决定,也不会被任何个人所操控。
图源:Getty 此次董事会改组事件表面上以妥协告终,但斗争背后所暴露的问题仍在继续。资本对舆论空间的结构性渗透是不可能停止的。Grenon代表的不仅是一个富有而激进的个人,更是将媒体视作利润与意识形态工具的跨国商业力量。他们不仅要求座位,更希望在新闻缝隙插入立场,在媒体窗台放置喇叭。在缺乏抵抗机制的商业媒体结构中,这种干预尤为危险。
新闻不是工具,更不是口号,它是社会真实的一面镜子。守住新闻伦理,不仅是媒体的底线,也是公众知情权的最后防线。当资本与政治走向新闻编辑室,社会可能需要比股东大会更强烈的系统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