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每年有不少保险理赔被拒的案例,令客户感到失望。新西兰保险与金融服务申诉专员Karen Stevens指出,她的办公室接到的投诉数量创下新高,反映出客户对保险保障范围的误解仍普遍存在。
“过去我们每年处理大约3000件投诉、300项调查,但今年财年结束前,调查数量将突破500件。”他说,“去年我们的办公室共收到近5000起投诉。”
她表示,投诉量上升部分是因为公众对申诉机制的认知增强,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客户对保单条款缺乏了解,尤其是对“保障范围”的误判。“很多人以为只要按时缴纳保费,就能获得全面保障,但事实并非如此。”
以下是一些常见但容易被忽略的索赔障碍:

天维网记者摄,图片内容与本文所述无关。
一、保单排除条款(Exclusions)
Stevens指出,保单中常见的排除条款是导致理赔被拒的主要原因之一。她举了一个旅行保险的例子:一名女士与丈夫及家人计划出游,但后来得知其母亲病重且可能在他们外出期间去世,于是取消了行程,并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取消行程的损失。遗憾的是,该保单明确规定,如果病患在病重或去世前12个月内曾入住任何类型的疗养院,相关理赔将受到限制,赔付金额上限为每位成人1000纽币,远不足以覆盖旅行取消的费用。
该女士辩称其母亲直到住院时才被诊断为肺炎,但保险条款中的排除条件与其母亲当时的健康状况无关,只是基于疗养院入住史设定的限制,导致理赔申请被拒。
二、车辆改装未申报(Modifications)
若客户未向保险公司申报车辆改装(如悬挂、轮胎、引擎等),理赔时极可能被拒。Stevens提醒:“若保单未涵盖改装部分,保险公司可能完全拒赔,甚至终止保单,客户将面临全面失保风险。”
Consumer NZ保险专家Rebecca Styles补充说,部分保险公司对“改装”的定义相当宽泛,客户应特别注意申报细节。
三、车辆停放地点变化(Change of Parking Location)
若保险是基于车辆通常停放在特定地点(如车库)而定价,搬家后改停在街边却未通知保险公司,也可能违反保单规定。
Styles举例说,一些保险公司如State明确规定,若停车环境发生变化,应主动告知保险公司,否则可能影响理赔资格。
四、保费缴纳中断(Missed Premium Payments)
按月交纳保费的保户,若未按时付款,保险公司可发出通知并在欠费未补交情况下取消保单。Styles指出,有些保险公司如State明确说明,欠费不缴将导致保单终止。
五、从事网约车服务未告知(Driving for Uber/DeliverEasy)
若车辆被用于商业用途(如Uber或DeliverEasy送餐),客户须提前告知保险公司。有些保险公司甚至完全不承保这类风险,若隐瞒事实将导致理赔无效。
六、未尽“合理注意义务”(Failure to Take Reasonable Care)
多数保单要求客户采取合理预防措施。例如将车钥匙留在没锁好的车辆中,或在沙滩游泳时贵重物品无人看管,都可能被认定为疏忽而导致索赔被拒。
Stevens办公室表示,旅行保险中“不许物品无人看管”的条款也常被忽略,哪怕只是短暂离开。
Stevens与Styles均提醒消费者:仔细阅读保单条款、清晰理解保障范围并如实申报情况,是顺利理赔的关键。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前,应主动向保险公司或中介咨询不明确之处,并保留重要沟通记录。
“我们理解索赔过程可能令人沮丧,但很多问题其实可以在事前通过充分了解保单内容而避免。”Styles说。
(转自天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