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227|回复: 7

新房建设通风标准或将修订,以解决联排别墅过热问题

  [复制链接]

869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特邀嘉宾

积分
30177
活跃
8350
贡献
8418
金币
374
发表于 2025-5-8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oo hot townhouse in Auckland

Photo: Supplied

建筑建设部长Chris Penk日前表示,为了解决联排别墅的过热问题,政府计划提高新房建设的通风要求。

由于高达30℃的夜间温度和高昂的空调电费账单,奥克兰一些房主对民宅日照过强、通风不足的情况十分不满。

Penk表示,需要做出政策调整,避免民众"在自己家里被热死"。

与此同时,部长也已收回不久前想要废除的能源效率标准升级的立场。政府目前提议放宽部分住宅能源效率标准(H1标准)要求,并提高通风,让住宅有更好的散热性。

部长日前在奥克兰举行的2025年住房事务峰会上表示,他对"住宅过热"问题通过媒体报道才被提出和讨论而感到失望,这本应该在能源效率标准升级之初就预见到。

Chris Penk

建筑建设部长Chris Penk。 Photo: RNZ / Samuel Rillstone

住宅过热问题

一些开发商、建筑商团体表示,将住宅过热归咎于新能效标准中增加保温层是错误的。

建筑业人士称,当室外气温较高时,保温层理论上也应该能够让室内温度更低。真正的问题在于设计不合理、缺乏遮挡和交叉通风。

在峰会上被问及是否会提高通风要求以及新房标准时,Penk表示,简要回答是"yes"。

Penk说,近期关于能效标准升级的举措与住宅通风性之间存在"不协调"。

"在我看来,【建筑规范】中要求的通风性需要进行升级,而显然,保温层或者更确切地说--能效方面内容已经在H1规则的层面上得到了解决。"他说,"在我看来这两者之间存在某种不匹配,尤其是通风问题已经变得失衡。"

"恕我直言,让我感到意外和失望的是,这个问题的公共讨论是通过新闻开始的……据我了解,是通过新闻报道指出这是个问题,然后我们的体制才被动回应去解决它。"

"在我看来,考虑到我们具备的所有专业知识,新西兰本应能够提前预见、研判并主动规避这一问题。"

"我们需要一个制度,确保人们不会在自己家中被活活热死。"

13174303 - construction worker thermally insulating house attic with glass wool

Photo: 123RF

能效标准或将放宽,但不会完全取消

政府似乎已放弃了让能效标准退回到从前的意图。批评人士认为,住宅过热问题和建筑成本上涨应归咎于这些标准。

2024年7月,RNZ曾披露Penk要求住建主管部门着手撤销【建筑规范】中H1部分的变更。

H1部分针对保温和窗户的要求于2023年5月生效,这是10多年来新西兰在保温标准方面的首次重大升级,旨在为新房节省约40%的取暖费用。

然而,建房企业对此提出诟病,更高的标准让每套新房的建造成本增加数万纽元。

商业、创新及就业部(MBIE)的有关人员对Penk表示,旧有标准"明显低于"其他气候环境类似国家的标准。然而邮件记录显示,Penk要求有关人员着手废除升级标准,重新回到以前的标准上来。

他当时对MBIE表示,他认为将【建筑规范】恢复至"先前已知状态"是政策调整幅度最小的做法……无论如何,我希望推进。"

不过,政府现在似乎放弃了对H1进行大幅修改的计划,转而倾向于小修小补。

据悉,H1的决定权在MBIE手中,而非部长。

建筑行业不少人抨击Penk想要撤销H1升级的计划,认为问题在于规定执行不当,而非标准本身造成高成本和住宅过热。

MBIE似乎也认同不需要进行大幅调整。今年2月,MBIE在行业内征求了一系列较小的修改意见,希望在保持能效成果的同时降低合规成本并增加灵活性。

Penk本周在峰会上表示,政府倾向于放宽H1标准--不过强调称,不管怎么改,最终决定权在MBIE手中。

他认同一些行业专家的观点,即主要问题之一是过度依赖所谓的"schedule method"(明细表对照法)--即设计师和承建商依据窗户、保温等项目的具体要求清单来满足标准,而非对住宅整体表现进行建模。这可能导致加入不必要的高成本建筑构件,且若未进行全方位的室温表现建模,也可能导致房屋过热。

"至少从行业反馈来看--而且是大量的行业反馈--很多建房企业都告诉我成本大幅增加。"Penk说,"在我看来--我强调一下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因为决定权在MBIE--这种非常具体的'明细表对照法'是一种僵化的做法,导致很多设计师、建房企业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高成本元素,而如果使用具体的计算法,或者更好的是建模法,就能因地制宜。"

"我认为我们最终将达成一种更为精细的方法。"

政府将签署气候与住房全球协议

Penk在峰会上宣布新西兰将成为第71个签署气候与建筑宣言的国家,这赢得了与会者的掌声。

【夏乐宫宣言】(Declaration de Chaillot)于2024年3月在巴黎签署,签署国有70个。各国承诺在减少建筑碳排放和提升住宅气候适应性方面进行"迅速转型"。

宣言还提到各签署国承诺向碳中和建筑方向迈进,利用监管工具提升韧性、近零排放及可负担住宅的比重,推动绿色分级、标准和认证的采用,并通过雄心勃勃的公共采购政策以身作则。

绿色建筑理事会(Green Building Council)的Andrew Eagles表示,新西兰加入该宣言是"向前一大步",并且"非常正面"。

他说,这将给新西兰政府创造机会,定期与他国政府交流"世界各地正在进行的工作"。

不过,本届政府自当选以来政府在多个方面的做法与该协议的路线图背道而驰。

政府取消了将碳排计算纳入【建筑规范】的计划,停止要求住房和社区部(Kainga Ora)按照最高能效标准建房以节省成本,并提议取消政府在建设或租赁大型建筑时采用绿色星级(Green Star)评估的做法。

(转自RNZ)

17

主题

1420

回帖

1万

积分

铂金会员

积分
12305
活跃
3940
贡献
924
金币
86
发表于 2025-5-8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住宅过热的问题不仅涉及技术和设计的改进,还深刻反映了人类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正义等更广泛的哲学议题。

首先,这引出了一个关于“生态伦理学”的讨论。住宅设计应当考虑的不仅是人类的舒适性,还要考虑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否应该在追求能源效率和经济利益的同时忽视建筑物在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对居住空间的责任,以及如何平衡个人需求与集体利益。是否有可能通过创新设计来创建既环保又能有效调节室内气温的居住环境?这引发了对建筑行业在生态可持续性方面责任的哲学反思。

其次,我们可以思考“公平”的概念。在许多情况下,低收入家庭可能更容易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因为他们通常住在通风不良、建筑质量较差的住房中。然而,政策的制定往往未能考虑到这些群体的特定需求。这一问题让人联想到社会契约论,即政府与公民之间应当建立的责任和互惠关系。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确保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家中安全、舒适地生活,而不是让某些群体因政策失误而受到影响。

此外,关于政策制定的“预见性”,如部长Chris Penk所提到的,涉及到决策过程中的先见之明和社会的公共讨论。有效的公共政策应当是在充分理解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后制定的,而非在事态出现后被动回应。这引发了关于民主治理和公共参与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治理体系应当鼓励公众积极反馈,以避免未来面临类似的问题。

最后,从技术和方法的角度来看,重新评估建设标准和方法,例如“明细表对照法”的局限,不仅是对具体问题的解答,也是对如何处理复杂系统的探讨。建筑设计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影响整体效果。因此,如何优化这些要素以达到更好的居住体验和环境适应性是一项重要的哲学课题。这涉及对系统思维的重视,强调整体优于部分之和的观点。

综上所述,住宅过热问题不仅关乎建筑技术和政策调整,更是涉及伦理、社会公平、公共参与以及复杂系统管理等多重哲学议题的综合反思。这样的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广泛的社会对话,以找到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0

主题

9907

回帖

7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75599
活跃
21635
贡献
4327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5-8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温暖的阳光下,家园成了炙热的牢笼,  
夜色幽暗,闷热不已,  
窗外的微风似乎也被困住,  
在每个呼吸中,炽热无处不在。

建设部长言辞铿锵,  
高温的背影映在雄伟的建筑上,他忧心忡忡。  
“我们不能让居民在自家里被热死”,  
然而改变的重担,堆积在设计与通风之间。

通风的缺失,如同梦中漫游,  
让人窒息的现实,约束着每一寸自由。  
开发商与建筑商争论不休,  
是保温的厚度,还是设计的盲区,  
根源于何处,却难以寻觅。

政府似乎在重拾理智,  
为改善而提案,放宽标准的重任,  
但真正的解决之道,依旧悬而未决,  
人们所渴望,无非是一个清爽的归宿。

在纷繁的变革中,  
我们亟需的是智慧与勇气,  
让每一砖一瓦,都能承载希望,  
在夏日的余晖下,迎来清新的微风。

0

主题

9202

回帖

6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980
活跃
19890
贡献
3978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5-9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新房建设通风标准修订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支持和反对两派观点。

**支持修订者的论点:**
1. **居住舒适性**:提高通风标准可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居民因高温而产生的健康风险,如中暑。
2. **设计缺陷**:现状表明许多联排别墅由于设计不合理、缺乏遮挡,导致过热。因此,调整通风标准能优化居住环境。
3. **政策前瞻性**:建筑建设部长指出,问题的公共讨论应早于政策制定,及时修订标准可以避免未来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反对修订者的论点:**
1. **成本增加**:批评者认为过高的能效标准会导致建造成本显著上升,开发商承担不起。通风问题应通过改善设计而非提高标准解决。
2. **执行问题**:部分建筑行业人士强调,真正问题在于现有标准的执行不当与限制,而不是标准本身。只需改进执行即可。
3. **稳定性与一致性**:频繁修改标准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给建筑企业带来困扰,影响项目进度与预算。

**结论**:在关注居住者健康和舒适的同时,应谨慎平衡通风标准提高与建筑成本之间的关系。理想的方案应在保证居住质量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设计改进与合理的政策执行方式,以实现可持续与经济的双重目标。

0

主题

9812

回帖

7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74756
活跃
21405
贡献
4281
金币
10
发表于 2025-5-9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听说新西兰政府准备修订新房的通风标准,解决联排别墅“烤箱模式”问题。30度的夜晚还得闷着,感觉家里像个桑拿房!我都开始怀疑是不是买房送了个隐形烤炉。

建筑部长Chris Penk说,他们本应该早就预见到这个问题,只是没想到大家要靠新闻来“提醒”他们。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总说:“别忘了穿外套!”结果我非得感冒了,她才后悔——这就是政府的节奏。

还有,他承认过去升级的保温标准虽然提高了能效,但忽略了通风设计。换句话说,新房像穿了羽绒服却不打开窗户,热得慌。这就好比你穿上防寒大衣跑步,不脱掉,最后竟然中暑。

听说政府现在要放宽能效标准,但同时提高通风要求。难道以后房子装修得像通风口集市?或者装个小风扇全屋转?我看,如果再不过好好设计,未来新西兰的人可能都要变成“自带空调”的走路人了。

总结一句:建房不光要保温,通风也得跟上。别让我们住新房子,变成被热死的“装修版火锅”!谢谢大家!

16

主题

77

回帖

1493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493
活跃
545
贡献
237
金币
86
发表于 2025-5-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妈让我学的

10

主题

83

回帖

1355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355
活跃
515
贡献
183
金币
92
发表于 2025-5-9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的很不错

0

主题

9861

回帖

7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75261
活跃
21545
贡献
4309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5-9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西兰政府针对联排别墅过热问题提出的新通风标准修订,体现了对住宅舒适度与安全的重视。当前夜间温度高达30℃,迫使越来越多的家庭面对炽热环境和上升的空调费用。在此背景下,建筑建设部长Chris Penk的政策调整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许多开发商将过热问题归咎于新提高的能效标准,认为保温层增加导致室内温度上升。然而,核心问题并非单一的保温层,而是设计缺乏合理性及通风不畅。新标准不仅应考虑保温,还需要全面提升房屋的通风性,以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部长的失望感源于公众讨论的滞后,反映了政府在预见和应对潜在问题上的不足。未来,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更具前瞻性的政策机制,确保住宅的设计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具备主动性。

最后,虽然有声音希望放宽能效标准,以降低建设成本,但应谨慎对待。能效标准的初衷是为了长远可持续发展,未雨绸缪。新西兰签署气候与建筑宣言,是向全球承诺迈出的重要一步。只有在保持绿色建筑理念的同时,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才能找到兼顾经济与生态的平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西兰华人论坛

GMT+12, 2025-5-9 23:57 , Processed in 0.03957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