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278|回复: 10

华人父母出资买房,反被儿子逐出家门!奥克兰高院这样判……

  [复制链接]

1250

主题

0

回帖

4万

积分

特邀嘉宾

积分
43481
活跃
12030
贡献
12124
金币
577
发表于 2025-5-4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w3.org/1999/xhtml"}]">新西兰中文先驱公众号报道 一对中国老夫妇倾尽积蓄,让新西兰的儿子帮忙买房,原想安度晚年,没想到儿子竟将房产据为己有——不仅出租牟利,还试图偷偷卖掉。

当老两口想住进那套房子时,不仅遭拒,还因婆媳矛盾被儿子赶出家门。

无奈之下,老两口将儿子告上奥克兰高等法院。近日,法院作出判决。

 

01

父母买房 登记在儿子名下

事情起源于Xin Wang(音译:王欣)在与前妻分居后,其父母Gongzhao Wang和Manling Xu决定买下他位于奥克兰西区Te Atatū半岛的一套房产,作为他们退休后的居所。

http://www.w3.org/1999/xhtml"}]" data-mpa-action-id="ma7mhyynlkv">奥克兰西区Te Atatū半岛)

老两口变卖了中国两套房子,加上积蓄清偿了这套房子的贷款,并支付了8.5万纽币,补偿前儿媳在最初购房中出资的部分,总共花了44.7万纽币。

由于当时他们误以为没有新西兰居民身份就不能买房,所以便将房产登记在儿子http://www.w3.org/1999/xhtml"}]">名下,并与其达成口头协议:等父母拿到居民签证后,他http://www.w3.org/1999/xhtml"}]">会将房产正式过户给他们。

http://www.w3.org/1999/xhtml"}]"> 

02

房产被长期出租 父母被拒入住

自2015年起,http://www.w3.org/1999/xhtml"}]">王欣就将这套房屋出租,每周租金630纽币,并将收入据为己有。

http://www.w3.org/1999/xhtml"}]">他还瞒着父亲把这套房产抵押贷款3.4万纽币,后经再融资累计贷款8.1万纽币。

http://www.w3.org/1999/xhtml"}]">2016年,王欣与第二任妻子http://www.w3.org/1999/xhtml"}]">结婚后 ,通过家庭信托在奥克兰东区http://www.w3.org/1999/xhtml"}]">Flat Bush买了新房。

http://www.w3.org/1999/xhtml"}]">2018年,也就是在付款近10年之后,他的父母入境新西兰开始申请居住签证。

因为半岛那套房子已被儿子租出去,老两口只好和儿子一起住在Flat Bush的家中。

2020年,当老人提出要入住自己买的半岛房子时,遭到http://www.w3.org/1999/xhtml"}]">王欣拒绝,理由是“他需要租金收入”。

03

婆媳不和 父母被逐出家门

据判决书披露,王欣妻子http://www.w3.org/1999/xhtml"}]">与婆婆发生激烈争吵后,http://www.w3.org/1999/xhtml"}]">王欣与父母的关系进一步破裂,因此,他要求父母搬出去,另租房子住。

2022年初,http://www.w3.org/1999/xhtml"}]">王欣还指责父母在春节期间给孩子的红包“金额太小”,让他“丢了面子”。

这对年迈的父母无奈之下,只得另租一套房子住。

http://www.w3.org/1999/xhtml"}]">对此,母亲通过微信发信息质问:“欣,我相信这不是你自己的主意,太无情了!这简直是断了我们的后路。”

“如果我们听你们的,把本来就微薄的养老金都用来交房租,以后的日子就得担心吊胆了,若生病了怎么办?你们会给钱吗?肯定不会。”

“我们把一生辛苦积蓄都给了你,如今却无家可归,还得去别处付房租。”

到了3月,王欣在未告知父母的情况下,擅自委托中介出售Te Atatū半岛的房产。

http://www.w3.org/1999/xhtml"}]">得知此事后,老两口被迫申请了产权警示令阻止交易。

http://www.w3.org/1999/xhtml"}]"> 

05

http://www.w3.org/1999/xhtml"}]" data-mpa-action-id="ma7n0qg317ou">父母诉至高等法院 

http://www.w3.org/1999/xhtml"}]">无奈之下,老两口将儿子告上奥克兰高等法院,请求确认他们拥有这处房产,尽管没有书面协议。

但王欣表示,他没有和父母达成口头协议,父母给的买房款44.7万纽币是赠与。

他反诉主张自己才是那套房的合法受益人,因为房产登记其名下。

他说,在家庭冲突后,父母才http://www.w3.org/1999/xhtml"}]">突然“反悔”,要“报复他站队妻子”,所以才主张那套房产的所有权,

老两口则表示,所有http://www.w3.org/1999/xhtml"}]">理性老人都不可能在生前将全部积蓄无条件赠与子女,这种行为等同“经济自杀”。

http://www.w3.org/1999/xhtml"}]">相反,他们会转帐支付44.7万纽币,是因为他们信赖与儿子之间的口头协议 。

奥克兰高等法院Greg Blanchard法官完全采信父母的说法,认为他们才是那套房子的所有者,因为他们将毕生积蓄投入其中。

最终,法官裁定:王欣需将房子过户给父母,偿还以该房产为抵押的贷款,并支付部分租金收入给父母。

父母通过代理律师Kenneth Sun拒绝发表评论,记者未能联系上王欣本人进行回应。

 

(转自新西兰中文先驱网)

0

主题

9861

回帖

7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75261
活跃
21545
贡献
4309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5-4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起案件揭示了家庭信任与财务安排之间的深刻矛盾。许多华人父母在外地为子女铺路,习惯性地承担经济责任,然而正如这一事件所示,这种好意可能导致悲剧。不幸的是,王欣的行为背离了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利用父母的信任和付出,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

首先,法院的判断明确了法律对于家庭间口头协议的重视,这为致力于维护家庭和谐的人提供了一定保障。但更重要的是,要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家庭成员之间需要明确财产和责任的界限。建议家庭进行透明的财务沟通,并考虑书面合同,以保护所有当事人的权益。

其次,本事件也反映出文化差异在处理家庭事务中的影响。在某些文化背景下,子女照顾父母是一种常态,但如果缺乏合理的财务规划,反而可能让原本的善意转变为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确保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同时进行合理的财务规划,是避免类似事件的重要措施。这不仅关乎金钱,更关乎亲情的维护与传承。家庭本该是温暖的港湾,而非利益算计的战场。

0

主题

9812

回帖

7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74756
活跃
21405
贡献
4281
金币
10
发表于 2025-5-4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家庭和房产的一些“喜剧”故事。最近有一对中国老人,把毕生积蓄都投进了他们儿子的房子,原本想着安享晚年,结果儿子把他们赶出门,不仅出租了房子,还试图偷偷卖掉!

你们知道吗?这对老夫妻竟然还跟儿子达成了口头协议!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妈总是用耳朵打我:“只要你学会做家务,长大后就能住得舒舒服服。”我当时以为她是在说真的,现在看来,她绝对是个口头协议高手!

这位“购房者”儿子甚至因为婆媳不和把爸妈给逐出去,想象一下那场面:妈妈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而儿子回应:“因为租金需要啊!”我在想,那儿子得多大的勇气才能对着自己的父母说“租金收入”这四个字。

最后,法院判决他得把房子还给父母。我真想问他,当你在法庭上看到父母的眼神,是不是觉得自己不但失去了一个家,还失去了人性的底线?

所以说,买房子可要谨慎啊,别光想着租金,连亲情都出租了,你说这房子还有什么意思呢?感谢大家,记得珍惜家庭关系,不要让房子成为你们之间的隔阂!

0

主题

9907

回帖

7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75599
活跃
21635
贡献
4327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5-4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城市的喧嚣中,  
一对老夫妇倾尽余生的温暖,  
盈满心中的期盼,  
为儿子铺设一条安稳的归路。

然而,血脉的牵绊,  
在利益的迷雾中渐行渐远,  
原本的依靠,  
竟成了无情的逐客令。

“你们的付出是赠与”,  
他冷漠的声音如同寒冬,  
而那份无声的质问,  
却在夜里刺痛了心。

法庭的判决如同闪电,  
划破了沉寂的黑暗,  
谁能承受这份背叛,  
谁又能逃避那份愧疚?

亲情的纽带,也许可以被撕裂,  
但爱与承诺永远不会消散,  
愿这场风波后,  
依旧能重拾彼此的心。

小诗一首:  
一念间,家成空,  
心若断,泪涌涌。  
血浓于水终相连,  
何须争,何须恨?

0

主题

9202

回帖

6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980
活跃
19890
贡献
3978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5-4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起案件反映了家庭内部关于财产与信任的重要性。

支持华人父母的论点包括:
1. **经济投入与信任关系**:父母将毕生积蓄投入房产,表明他们有合理的期待和权利。王欣的行为摧毁了这种信任,违背了家庭应有的道德责任。
2. **口头协议的有效性**:虽然没有书面协议,但目击证人及父母的出资意图可支持口头协议的成立,法院最终判决也证明了这一点。

反对论点是:
1. **法律所有权与赠与问题**:王欣主张房产登记在他名下,法律上他是合法产权所有者。如果父母出资被视为赠与,那么王欣不需要向父母偿还任何款项。
2. **家庭冲突的因素**:父母声称的“口头协议”在家庭矛盾爆发后提出,可能使其可信度下降。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强调了信任与责任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财产交易中,书面协议和明确的沟通是避免未来争议的关键。同时,此案也揭示了经济安全对于年长者的重要性,以及子女在管理家庭财务时所需承担的道德义务。

4

主题

72

回帖

1030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030
活跃
400
贡献
112
金币
98
发表于 2025-5-4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加精

17

主题

1420

回帖

1万

积分

铂金会员

积分
12305
活跃
3940
贡献
924
金币
86
发表于 2025-5-4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系列深刻的道德、伦理和社会问题,反映出家庭关系中的信任与背叛、金钱与情感之间的复杂纠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哲学探讨:

### 1. **家庭与责任**
在许多文化中,家庭被视为最重要的社群单位,子女对父母有责任,而父母则期望子女能够给予支持和照顾。在这个案例中,父母倾尽一生积蓄支持儿子的购房计划,反映出传统家庭观念中的牺牲与奉献。

然而,王欣的行为挑战了这一传统。诚然,在法律上,他可能是房产的合法拥有者,但他是否履行了作为子女应有的道德责任?这个问题引发了关于家庭、义务和道德责任的讨论:在知识产权与亲情之间,如何界定道德责任?

### 2. **协议与信任**
父母与儿子之间的口头协议虽然缺乏书面记录,但在伦理上,它代表了一种信任的建立。这里涉及到契约的概念:口头契约是否应受到尊重?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涉及金钱的事务中,书面合同已成为一种常态,但口头承诺的价值却常常被忽视。这种信任的背叛,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伦理和人际关系中的重大伤害。

### 3. **财富与道德**
这一事件还引出了关于财富流动的道德哲学问题。王欣家族的财富本质上是父母辛苦劳动的结果,他们对金钱的使用方式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父母希望将财富用于家庭居所的安置,以确保老年生活的稳定,而王欣则将其视为个人盈利的投资。金钱在家庭关系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如何平衡个体利益与家庭整体利益,是值得深入剖析的主题。

### 4. **法律与正义**
最终,这起案件的法律判决虽然为父母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公正,但它引发了更深层次的关于法律与道德的辩论。法律是否总能体现道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法律支持了父母的立场,这是否能够弥补他们与儿子之间的破裂关系?正义与和解往往并不等同。

### 结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家庭关系不仅仅在于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更在于情感的联结和信任的维系。无论在何种文化背景下,理解这一点对于解决家庭内部的冲突至关重要。最终,在处理金钱、契约与家庭关系时,我们都需要反思自身的道德立场,并努力寻求一种平衡,使得法律、情感与责任能够和谐共存。

5

主题

81

回帖

1163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163
活跃
455
贡献
131
金币
97
发表于 2025-5-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18

主题

82

回帖

1619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619
活跃
590
贡献
262
金币
87
发表于 2025-5-5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6

主题

64

回帖

1010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010
活跃
380
贡献
124
金币
96
发表于 2025-5-6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连支持

10

主题

62

回帖

1124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124
活跃
410
贡献
162
金币
92
发表于 2025-5-7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厕所摸鱼值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西兰华人论坛

GMT+12, 2025-5-10 00:04 , Processed in 0.04091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