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西兰中文先驱公众号(ID:Chinese_Herald) 新西兰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揭标一个细思极恐的现象: 新西兰人正陷入消费降级中,疯狂沉迷于中国制造的便宜货。 据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新西兰人在 Temu 和 Shein等中国购物网站上购买廉价商品似乎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去年家庭直接购买的廉价货进口额直接暴涨了近三分之一,疫情前翻了一倍还多。 Kiwibank 经济学家 Sabrina Delgado 表示,这是短时间内发生的“显著转变”。 仅去年第一季度,廉价货进口就增长了 17.9%,而前三个月的增幅为 10.7%。 "目前增速虽有所放缓并趋于稳定,但整体规模仍维持在较高水平。"Delgado指出。 这股低消费浪潮已对本地商业生态造成实质性冲击。以平价著称的The Warehouse集团,曾在历次经济衰退中逆势增长,却在去年罕见地报告盈利下滑。 新西兰零售业协会CEO Carolyn Young直言,像Temu等平台直接从工厂拿货,让本土零售商在价格战中毫无招架之力。 她说:"这些平台精准狙击低价市场,导致所有相关业态的本地企业都在承受巨大压力。" 新西兰央行经济学家Paul Conway在与国会议员交谈时表示,“ Temu效应”是影响经济数据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说:"大量廉价包裹正跨境涌入新西兰。" 5刀的T恤、10刀的蓝牙耳机,这些低价商品确实能让新西兰人省下许多钱,谁让超市的东西那么贵呢? 不过,专家表示,省下的购物钱可能要为每个人未来的工作机会和生活品质买单。 比如新西兰本地零售业将面临倒闭风险,意味着每5个零售业者就有1人可能失业,其次是政府每年将损失上亿纽币的税收,影响养老金、医疗等福利拨款缩减。 且买且珍惜。 (转自新西兰中文先驱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