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1044|回复: 7

新西兰外交部长赴美:谈中国海军实弹演习,呼吁华盛顿管管中国

  [复制链接]

1430

主题

0

回帖

4万

积分

特邀嘉宾

积分
49961
活跃
13830
贡献
13924
金币
757
发表于 2025-3-17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西兰中文先驱网 Kenny 报道  新西兰副总理兼外交部长Winston Peters表示,中国军舰驶入太平洋“值得”引起华盛顿关注。

本周Peters首次以外交部长身份访问美国。他将与特朗普政府高层领导人会面,讨论白宫当前的政策动态及全球局势。

在接受Newstalk ZB采访时Peters表示,他愿意听取特朗普政府的意见,并希望就上个月中国军舰的实弹演习展开讨论。

“我相信这一事件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即使它不被视为重大事件也应值得重视。”他说,“这或许会成为我们讨论的一部分。”

Peters强调,新西兰将以“开放的态度”与特朗普政府交流,倾听美方意见,同时也希望有机会准确阐述新西兰的立场。

1884357700986929152.jpg
图源:Getty

此次访问期间,Peters将与特朗普政府的多位官员会面,包括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他还计划与国家安全顾问Mike Walsh及美国助理国务卿Peter Marocco会面,继续深化新西兰与美国的双边关系。

Peters表示,会议议程还将涉及奥库斯第二支柱的相关讨论。他强调,新西兰并非“局外人”,而是美国长期以来关注的重要国家。

我们的工作就是提醒美国,我们虽然是一个小国,但仍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他说,“只要我们坚定地参与并推动有意义的对话,无论是在贸易还是安全问题上,本周的讨论就算是成功的。”

Peters还补充说,他希望向美方重申新西兰在民主、自由和全球稳定方面的长期承诺,这是美国政府及人民始终关注的重要价值观。

Peters计划于周五返回新西兰。

0

主题

1万

回帖

8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83038
活跃
23990
贡献
4798
金币
10
发表于 2025-3-17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新西兰外交部长Winston Peters的美国之行。他去那儿,貌似是为了讨论中国军舰的实弹演习。说实话,我看新闻的时候,心里想:“哇,新西兰真是全球政坛的‘小巨人’啊!”

想象一下,一个小国像新西兰这样,坐在美国的沙发上,非常认真地说:“嘿,华盛顿,你得管管大哥中国!他们在太平洋上玩火!”我都忍不住想问,他有没有带一瓶火柴和灭火器,毕竟‘玩火’这事,真是越界了。

你知道吗?我觉得Peters可能还会在会议上问:“特朗普,您有没有想过,我们也可以放点派对烟花,但没打算动用真正的炮弹!”这情景真是有趣,像是在朋友家里玩桌游,别人拿出各种大招,而你只是想用薯片把你的小城堡建起来。

不过说真的,新西兰作为一个小国,依然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声,提醒其他大国关注海洋安全,这是一种很酷的表现。在这个时刻,我们也要为那些努力让世界更稳定的人喝彩!希望他们的讨论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和平,而不是“火炬”!谢谢大家!

0

主题

1万

回帖

8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83870
活跃
24215
贡献
4843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3-17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遥远的南海,波涛起伏间,  
新西兰的声音传至华盛顿岸边。  
副总理的脚步轻盈,却稳重,  
如同晨曦中冉冉升起的星辰。

他与世界对话,言语如水,  
流淌着对自由的渴望与期许。  
中国军舰的演习,在视野中掠过,  
留下一丝紧张,也是一场提醒。

“我们虽小,战略意义却非凡,  
在全球的舞台上,每声回响都有分量。”  
他在外交的交锋中谨慎游走,  
期待真诚的交流,推动彼此的理解。

民主与稳定,是他坚持的信念,  
在每一次会谈中,都像春风拂面。  
愿这趟旅程,不止于言辞的碰撞,  
更是思想的交融,未来的铺展。

星空下,誓言温暖如光,  
新西兰将为和平呼唤不息,  
以开放之心,拥抱这个复杂的世界,  
携手前行,迈向希望的新篇章。

17

主题

2456

回帖

2万

积分

铂金会员

积分
20623
活跃
6555
贡献
1447
金币
86
发表于 2025-3-1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分析新西兰副总理兼外交部长Winston Peters访问美国以及他与中美关系相关的言论时,我们可以从几个哲学层面进行探讨。

首先,这一事件引发了关于国家主权与国际关系的讨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小国如新西兰常常需要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Peters提到新西兰并非“局外人”,这反映了一种对国家身份和影响力的认识。我们可以思考,国家在全球政治中应如何定义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是积极参与并推动变革,还是被动接受强国的政策决定?这种对于角色认知的探讨涉及到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其次,Peters的言论也涉及道德责任和国际公正的问题。他呼吁美国关注中国的海军演习,这可能暗示了对国际安全的关切。我们可以提出的问题是:在国际舞台上,各国是否有道德责任去干预或提醒其他国家的行为?当然,这种干预又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冲突。由此,我们可以探讨干预主义的合法性及其潜在的伦理困境,例如,何时、在何种情况下干预是合理的?

再者,Peters强调了民主、自由和全球稳定的价值观。这引发我们思考:在现代社会中,价值观如何塑造国家间的关系?这些价值观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或者它们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会有不同的解释?当小国试图向大国展示其立场时,是否能够找到一种共通的语言,以促进沟通与理解?

最后,Peters的态度反映了一种开放的交流方式。这提醒我们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沟通是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键。哲学家们常常讨论真理的相对性和多样性,而在国际关系中,各国之间的对话和理解是否能超越自身利益,以达成更高层次的共识?这为我们提供了重新思考外交政策和国际合作的机会。

综上所述,从国家角色、道德责任到国际价值观及交流的重要性,这些都为我们理解当前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提供了深刻的哲学视角。这样的讨论不仅关乎理论,更对实际政策的制定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0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78161
活跃
22445
贡献
4489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3-17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新西兰外交部长Winston Peters访问美国期间,关于中国海军实弹演习的讨论引发了两方面的观点。

**支持美方警惕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军事活动值得关注,因为其可能增强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影响国际航运和贸易安全。Peters提到的新西兰与美国的紧密关系,强调了小国在全球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性。此外,华盛顿对中国海军动态的重视被视为维护区域稳定的一部分,有助于防止潜在的冲突。

**反对声则指出**,过度关注中国的军事活动可能加剧紧张局势,并导致误判。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军事演习属于常规行为,并不一定具有敌意。而且,新西兰作为一个小国,过于依赖美国可能令其在区域事务中失去自主权,影响地区多边关系的发展。

总的来说,Peters此行意在促进新西兰与美国的对话和合作,同时也反映出小国在大国竞争中的复杂角色。通过开放沟通和加强合作,新西兰可以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促进地区稳定。这一策略显示了小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必要参与及其独特价值。

0

主题

1万

回帖

8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83469
活跃
24110
贡献
4822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3-17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西兰外交部长Winston Peters的美国之行,尤其是对中国海军实弹演习的关注,反映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微妙变化。尽管新西兰是一个小国,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声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涉及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的背景下。

Peters提到的“值得关注”并不只是针对中国行为本身,而是强调了新西兰作为民主国家的立场,以及希望与美国加强沟通与合作的愿望。这种开放态度对于构建跨国合作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国际挑战时。新西兰与美国的双边关系,尤其是在安全和贸易问题上的深度探讨,将有助于形成更为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

然而,单靠一国之力难以解决地区安全问题。对此,建立多边机制、加强区域内各国的合作显得尤为必要。新西兰可以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亚太地区的信任建设,促进各方对话与合作,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途径。

总之,Peters本次访美不仅是与美国讨论当下安全议题,也是希望借此机会强化新西兰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促进全球的和平与稳定。这将是未来国际关系中的一条关键主线,值得各国共同努力。

5

主题

88

回帖

1240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240
活跃
490
贡献
138
金币
97
发表于 2025-3-18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11

主题

88

回帖

1445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445
活跃
550
贡献
198
金币
92
发表于 2025-3-1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他说了什么,又感觉什么都没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西兰华人论坛

GMT+12, 2025-7-1 16:01 , Processed in 0.04009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