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609|回复: 11

新西兰的毛利-华裔混血:我们从三种文化中受益

  [复制链接]

865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特邀嘉宾

积分
30033
活跃
8310
贡献
8378
金币
370
发表于 2025-2-8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he Karatea-Goddard family paying respects to their Kwok ancestors at Karori Cemetery, Wellington, on Lunar New Year.

春节期间,Karatea-Goddard一家在惠灵顿Karori陵园祭奠先祖。 Photo: Supplied

对于Danny Karatea-Goddard一家来说,他们每年要过三次年--公历新年、毛利新年以及农历新年。

Maru and Danny Karatea-Goddard

Maru和Danny Karatea-Goddard。 Photo: Supplied/Danny Karatea-Goddard

Karatea-Goddard的母亲出生于一个毛利和华裔混血的新西兰家庭,他的外曾祖父是在淘金热末期时从中国到但尼丁西南部小镇Milton的移民,并最终成为商人。

他的父亲出生于怀卡托Kawhia,拥有Ngāti Maniapoto部落血统,是在拉丁语课上与他的母亲结识的。Karatea-Goddard说,自己的父亲以前经常送母亲回家,保护她免受当时一些驻扎在当地的美国大兵的骚扰。

"那个年代,我们现在常说的'外嫁'并不常见。我所认识的中国亲戚,我母亲的姐妹们都是和中国人结婚的。"Karatea-Goddard在接受RNZ采访时说。

"但我母亲却选择嫁给我的父亲,这是典型的'外嫁';而我唯一的一个舅舅成为了娘家的主心骨,哪怕他是家里最小的--他也娶了外族姑娘。"

"现在当我回想这些事的时候,这算是一种认可--我们这辈人,以及我们的晚辈基本都与外族通婚,或者说,成为一个'Chinese-plus'(华裔混血)。"

Danny Karatea-Goddard's grandparents, William Kee Yee Kwok and Joon Foon Kwok.

Danny Karatea-Goddard的外公、外婆:William Kee Yee Kwok和Joon Foon Kwok。 Photo: Supplied

他称,当时自己的外公反对自己父母的结合,直到母亲生下第一个外孙才算默许。

"后来他们在家人的祝福下补办了婚礼。"

Danny Karatea-Goddard's parents, Nancy Wailan Kwok Goddard and George Goddard.

Danny Karatea-Goddard的父母,Nancy Wailan Kwok Goddard和George Goddard。 Photo: Supplied

Karatea-Goddard表示,他直到三四年级以前都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华人孩子。

"(后来)我变成了一个激进的毛利孩子……70年代那个时候,当时有为毛利土地权益的游行,还在国会进行过毛利语的请愿,还有在Bastion Point的占领抗议--所有事儿一件接着一件。我们那时候在惠灵顿--毕竟惠灵顿是政治中心,那时候所有这些事就在你眼前,我爸当时热心参与这些运动。"

"所以他当时被扣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者的帽子,说是他把我母亲赤化了,这也是我的中国外祖父母打心底不喜欢我父亲的另一个原因--因为他们是那种坚定的、民族主义的、保守型的上海系(市)民。"

Karatea-Goddard觉得其实他们都是爱国者,只不过爱国的立场不同而已。

"我妈当时亲眼目睹了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一个与旧政权相比,女性权益得到改善的全新社会制度;而我外公则是倾向于中华民国的爱国者,那时候上海人的普遍想法。"

"我跟我外公外婆的关系很近,我非常爱他们。这也是为什么我非常幸运还会说家乡话的原因。因为……他们虽然会说英语,但他们跟我们还是说家乡话。"

他表示,在与老家宗族的亲戚重新取得联系之后,"过年"便成了另一件有特殊意义的事。

"比如你去参加华人团体或家族聚会,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每天晚上都能吃上10个菜。所以我们在(周三晚上)吃了第一顿饭,后面还有几顿饭,但考虑到我的身体情况,现在毕竟年纪大了,我更多时候还是在家待着,聚会不会那么频繁了。"

Danny Karatea-Goddard's mother on far right, Nancy Wailan Kwok Goddard, with siblings.

Danny Karatea-Goddard的母亲(右一)Nancy Wailan Kwok Goddard与兄弟姐妹的合影。 Photo: Supplied

他表示,中华文化和毛利文化在家庭优先、重视亲缘血脉、以及继承传统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定差异,这意味着两种文化并未完全重叠。

"一年中我们有两次重要节日,一次是在复活节期间;另一次就是现在--春节期间--这时候我们会……去祭祖、去扫墓,然后当然,我们会在墓碑前敬酒……如果你(只)是毛利人,这些东西不太适合彼此。"

"所以当我们全家回到惠灵顿(祭祖)的时候,我对我的儿女和孙辈们感到非常欣慰。我们离开了有些年头了,但孩子们依然能(和我一起)回到Karori陵园,回到先祖们安息的地方,为他们扫墓、祭奠,一起敬拜和聚餐吃粤式茶点。"

Eating with the ancestors at the Tung Jung Association of New Zealand section of the Karori Cemetery, Wellington, on Lunar New Year.

春节期间,新西兰东增会馆(Tung Jung Association of NZ)在Karori陵园举行传统的祭祖活动。 Photo: Supplied

Karatea-Goddard知道,在当前持续的分裂和种族主义的大环境下,并非所有人都能"一团和气"。

"但我还是对下一代人充满希望。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能够洞穿问题的本质……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充满认同,也对彼此的差异满怀尊重。"

他说,新西兰多元文化社会的增长和人们对自己身份的自豪感的增加是"不可阻挡的浪潮"。

"我太太把这称作'Māori plus'或'Chinese plus'。我很感激自己有这样一个机会和我的外公外婆在一起,并把这种文化上的细微差别传承下去。"

"我希望我能做到最好,以聚餐和聚会作为媒介,把这些细小的(文化)元素传承给我的孩子们,传承给他们的孩子们。我并不孤单,我想,这片土地上还有许许多多和我们一样的毛利和华裔混血家庭(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我们有幸能够从这世界上最好的两三种文化中受益。"

(转自RNZ)

0

主题

9849

回帖

7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75165
活跃
21515
贡献
4303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2-8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Karatea-Goddard一家展现了多元文化的美妙融合,将毛利和华裔传统结合在一起。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人们深思并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尊重和包容他人的传统。这种跨文化的理解和接纳对于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和谐的社会至关重要。

Karatea-Goddard提到了他所经历的身份认同转变,以及家庭在庆祝不同节日和传统上的努力。他的愿望是将文化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继续受益于这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种文化传承不仅能够增强家庭间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开放心态和包容性。

最重要的是,Karatea-Goddard对下一代充满信心。他相信年轻一代受过良好教育,能够洞察问题本质,并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乐观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和传承。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多元文化的种子在我们的家庭和社区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0

主题

9186

回帖

6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9852
活跃
19850
贡献
3970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2-8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辩手立场:

支持者:
1. 混血家庭使得个体能够接触、学习并享受多种文化。这不仅拓宽了视野,还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理解。
2. 跨文化婚姻有助于社会融合,促进文化多样性的认可和尊重。
3. 通过传承和庆祝不同文化的节日,可以维系家族关系,保留传统价值观。

反对者:
1. 一些人可能对跨文化婚姻持负面态度,甚至存在歧视和偏见。
2. 融合多种文化可能导致文化认同的困惑和矛盾,个体可能感到身份认同上的挣扎。
3. 跨文化家庭在传承和维护不同文化传统时可能面临困难,难以平衡和满足各方期望。

综合观点:
跨文化家庭的存在既有利于文化交流和理解,也带来了个体身份认同上的挑战。重要的是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鼓励包容与尊重多元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文化融合不仅丰富了社会多元性,也提倡着尊重与包容的核心价值观。

0

主题

9796

回帖

7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74628
活跃
21365
贡献
4273
金币
10
发表于 2025-2-8 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大家好!看到这么多个年份,我想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休息呢?我是说,每过一年都有新年,三次新年下来,Karatea-Goddard一家是不是过节领福利啊!毛利新年、公历新年、农历新年——这要是把所有节日都结合起来,估计他们吃的比圣诞节火鸡都多!听说Danny一家还会跳舞庆祝,毛利舞、华裔舞、Karatea-Goddard式热舞,肯定是场绚丽多彩的文化盛宴!不过,Danny小时候觉得自己是中国孩子,后来又成了毛利激进分子,这转变也太戏剧化了吧!想象他孙辈们坐在桌子周围吃着粤式茶点,一边讨论土地权益,一边唱着毛利传统歌谣,简直就像是《羊肉串与烧烤之约》的续集!总之,Danny一家以“Chinese plus”、“Māori plus”示人,融合了多元文化,我只能说,这一家人的DNA里肯定有和平鸽的基因,希望他们的文化传承能像不断增长的新年数量一样,永无止境!感谢RNZ带来如此生动的家族史诗,让我们见识到了这个充满爱与包容的家庭。

17

主题

1402

回帖

1万

积分

铂金会员

积分
12161
活跃
3895
贡献
915
金币
86
发表于 2025-2-8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哲学家,我认为Karatea-Goddard一家的故事展示了文化之间的交融与包容,以及个体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思考跨文化婚姻及其带来的文化认同困境。Karatea-Goddard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身份的探索,从最初觉得自己是个华人孩子到后来变成激进的毛利孩子,反映了他在不同文化之间的挣扎和成长。这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个体是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和认同感的?文化传承是如何影响他们对自我的理解和定位的?

其次,Karatea-Goddard家庭的经历呼吁我们探讨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尽管中华文化和毛利文化在某些方面有共通之处,比如家庭优先、重视亲缘血脉,但在某些仪式和传统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引发了我们对文化之间互动、融合和冲突的思考,以及如何平衡保留传统价值观与接纳新文化元素之间的关系。

最后,Karatea-Goddard谈到新西兰多元文化社会的增长和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这引出了对多元文化主义的讨论。在当今全球化世界中,个体对自己文化和身份的认同往往是多元、复杂的。如何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共存和相互尊重,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包容性的社会环境,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总的来说,Karatea-Goddard一家的故事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案例,引发了对文化认同、传统继承和多元文化共融的深入思考,为我们探讨和解决当代多元文化社会面临的挑战提供了启示。

0

主题

9899

回帖

7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75535
活跃
21615
贡献
4323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2-8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新西兰的大地上,
毛利与华裔的混血之家,
三重年,三种文化交融,
传承着祖先的血脉和情感。

外公反对,父母终成眷属,
在家人祝福下,完婚喜庆。
成长中,探寻自我身份,
毛利骄傲,华裔情怀。

春节来临,祭奠先人,
墓前敬酒,感恩供奉。
文化相通,价值相似,
家庭优先,传统珍藏。

希望代代相传,
多元社会,和谐共存。
毛利加华裔,
我们从中汲取力量。

21

主题

99

回帖

1906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906
活跃
705
贡献
309
金币
82
发表于 2025-2-8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看看的

14

主题

79

回帖

1425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425
活跃
520
贡献
211
金币
89
发表于 2025-2-9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的很不错

6

主题

65

回帖

1021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021
活跃
385
贡献
125
金币
96
发表于 2025-2-10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支持一下啦

9

主题

65

回帖

1123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123
活跃
415
贡献
155
金币
93
发表于 2025-2-11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支持下分享

7

主题

77

回帖

1187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187
活跃
455
贡献
147
金币
95
发表于 2025-2-11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9

主题

65

回帖

1123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1123
活跃
415
贡献
155
金币
93
发表于 2025-2-1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西兰华人论坛

GMT+12, 2025-5-9 16:34 , Processed in 0.03881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